联合国都点赞的奇迹,告诉世界凭什么中国能办到

2025-08-15 生态环境部

山水为证

从一棵树

到一片“海”


60多年来

三代塞罕坝人

创造了百万亩人工林海


图片


“塞罕坝能种树,能种出大树。

我们要在它周围建起一片大森林、大林海!”


1961年秋

一群人扑向荒漠中一棵天然落叶松 🌲

喜极而泣


这是他们在塞罕坝荒原

跋涉三天后的

惊喜发现


这棵松成为点燃希望的

 “功勋树” 

更预告着一场

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接续奋斗 💪



塞罕坝

意为“美丽的高岭”

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

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千里松林”


后因开围放垦等历史原因

塞罕坝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变成人们口中的

“沙漠里进,沙漠里出,没吃没喝没出路”


图片

狂风肆虐、漫天黄沙

这样的塞罕坝还能重现绿海吗?


事在人为!


有一天  

这里来了好多年轻人

 他们一棵一棵种下树苗 

 让荒原变成绿洲  

创造了人间奇迹



 后来,他们的子孙后代

接过了接力棒


点击下方视频

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




从植绿荒原

到精心呵护

再到智慧治理


三代塞罕坝人

跨越半个多世纪

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

在荒漠沙地上筑起了

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依托百万亩林海

塞罕坝人接续奋斗

通过政策驱动、碳汇撬动、生态带动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塞罕坝机械林场成为首批

 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在他们的努力下

“两山”转化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林海变碳库

截至2024年底

塞罕坝林场共核证碳汇量243.4万吨

累计销售林业碳汇35.7万吨

实现收入1487.6万元


日子更红火

通过驻村帮扶、生态旅游、

苗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辐射带动周边区域4万多人受益、

2.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影响力更深远

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地球卫士奖”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

塞罕坝林场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入选

“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典型案例”

全世界都知道了这里的故事



曾经荒芜的塞罕坝

如今变成了

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海洋


这不仅仅是生态建设的奇迹

更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


Comments

    Comments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