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治理 未诉先办 北京市创新机制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源头治理

2024-10-24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创新工作机制,提前预判、关口前移,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家门口、窗户边的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主动治理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建立排查工作机制。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建立了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及日常动态排查相结合的排查工作机制,强化源头预防,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如,2023年,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结合季节特点,在夏季到来前结合日常检查,发现位于学院路的一家烤鱼店虽然油烟排放达标,但是监测数值已接近超标临界值。经研判,可能产生油烟扰民现象,进而引发市民投诉。海淀区生态环境局与商户沟通,建议并指导该商户及时提高油烟净化设施效率,避免了后续可能因油烟污染引发市民投诉。

发挥大数据分析的“前哨”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梳理市民关注的热点信息,研判诉求共性问题,发挥信息预警的“前哨”作用。如,分析研判市民诉求信息,有的放矢进行摸排,推动各区、街道(乡镇)主动发现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聚焦餐饮油烟、噪声等群众诉求集中的问题,定期编发分析专报,为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提供参考。

科技赋能为生态环境接诉即办画像。以门头沟区、石景山区为试点,通过对两个区2023年接诉即办情况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绘制了接诉即办画像,哪些区域容易发生投诉、不同类型诉求分布如何、不同季节的诉求有什么不同等等一目了然,为两个区主动向前,未诉先办、开展源头预防等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后续,还将陆续在全市其他区开展接诉即办画像工作。

未诉先办 破解餐饮油烟难题

民以食为天,烟火气是百姓心中最朴素、最踏实的幸福感。但餐饮业布局一般贴近消费者,产生的油烟极易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近年来,餐饮油烟扰民成为生态环境领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今年,餐饮油烟治理被列入全市2024年接诉即办“每月一题”。

针对市民关于餐饮油烟扰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除了坚持攻坚化解,还通过未诉先办主动破解,留住城市的“烟火气”,又满足群众对“好空气”的需求。

提供餐饮业选址引导服务。全面梳理餐饮业选址政策,为新增餐饮服务业科学选址、避免后期发生油烟投诉情况提供指导。目前,已经以东城区天坛街道为试点,在餐饮业选址阶段充分提示,科学引导餐饮业进行选址。从数据来看,天坛街道成为区域内诉求量较少的街道之一。

提供餐饮业建设指导服务。在餐饮场所装修阶段,提前介入,开展规范经营避免油烟扰民的专业技术指导。如,某公司拟在北京市朝阳区世贸天阶新开一家门店,预计有十余家餐饮档口和多个制冷空调机组,极易产生油烟噪声。该公司希望政府部门给予专业技术指导和帮助,在门店装修前针对易产生油烟和噪声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指导。朝阳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属地街道,多次现场勘验,并邀请专家技术团队详细了解门店规模、设计思路、施工时间、设备拟安装位置和技术,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给予指导建议。打破了以往产生环境问题后群众投诉-政府检查-企业整改的工作模式,既消除了可能出现的扰民情况,又避免企业因整改和二次设计产生大量资金投入,为企业算了一笔“经济账”。

经济手段鼓励主动向前服务。落实“两新”政策,出台餐饮油烟净化装置更新补贴措施,鼓励餐饮单位和商业综合体及时更新高效油烟净化设施,以经济手段鼓励主动治理油烟污染。同时,通过制作宣传片、服务手册、主动对接企业等多种形式做好服务,助力提升餐饮行业整体合规水平,目前宣传培训已覆盖约3万家餐饮单位。

为方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北京市构建了全渠道的投诉平台,以便更好地为企服务、为民解忧。不管您是企业还是个人,不管是需要咨询政策、提出宝贵意见,还是身边有烦心和揪心的生态环境问题,都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通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府网站或者信函等多种渠道告诉我们,我们将一如既往,用心用情,全力以赴解决好您的诉求。

Comments

    Comments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