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宁波在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污染防治的同时,推进绿色变革,打通转化通道,使“绿水青山”底色更亮,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余姚横坎头村,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共富新路子,2022年横坎头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66.34万元,比2017年增长10.3倍。
鄞州湾底村,以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居住环境”为目标,通过开展和美家园、星光工程、生态村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及打造石头文化、长廊文化、民俗文化等湾底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等18项国家级荣誉和31项省级荣誉,成为“都市里的村庄,城市中的花园”。
在山水资源持续释放经济价值、百姓共享生态成果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宁波人将绿色生活方式化为行动自觉,成为“大美宁波”的守护者、耕耘者。
每逢暑假,海曙洞桥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宁波海洋研究院实践创新基地、宁波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等成为中小学生喜爱的“打卡地”;在各大餐馆,不少市民点菜时服务员会主动提示菜品数量,就餐后将剩菜打包,光盘行动已成普遍自觉行为……
目前,宁波连续五年共5个案例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累计建成省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70家,设立市级以上生态环保设施开放单位40家,累计接待参观市民超10万人次。
“绿丝带”“绿手环”“绿手指”“蓝海豚”……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童,从环境监督、纠纷调解到植树护绿、海洋垃圾监测,宁波各类环保公益组织如春笋般涌现,成为宁波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民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