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土壤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对人体的危害:

铍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能引起急性中毒、慢性被病、皮肤病及致癌。急性铍病有明显的鼻咽部干痛、剧咳、胸骨后不适等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慢性铍病可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肝大、肝功能或转氨酶异常。接触铍及其化合物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铍皮肤溃疡和皮下结节性病变。

粉尘或烟雾形式的铍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在血液中铍大部分与血清无机阴离子结合后被运送到全身各个器官。长期接触铍作业人群的肺癌可增加1.5?2倍。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被及其化合物归入可能使人致癌的致癌物之列。

铍具有高的生物活性,铍离子具有一般毒性、变应性、致癌和胚胎中毒作用,在被的作用下,还使生物体的免疫生物学状况发生变化。当溶解化合物进入体内后,大量的铍便聚集在骨骼、肝脏和肺脏内。人类机体中铍的生物学半消除时间需要许多年。随着被不断进入人体,铍便在呼吸器官中聚集起来。

概述:

金属铍是最轻的稳定金属,也是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金属元素之一, 因其具有质轻、坚硬、溶点高、热容量大和比强度 (强度/质量)大等众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铍、铍合金及被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原子能、火箭、导弹、卫星、航空、宇航、电子、仪表、石化、陶瓷等行业技术领域,其应用正随着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广泛。然而,铍及其化合物有较高的毒性,尤其可溶性铍的毒性最大, 对人体十分有害。

污染物来源:

自然环境中,铍常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花岗岩中,伴随着岩石风化而进入环境中。铍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石油的燃烧,煤中平均铍含量约为2.3g/t, 其中至少50%以气相和悬浮颗粒的形式被排入大气圈,每年排入大气圈的铍有 3000多吨,远高于每年被的工业产量。此外,环境中铍污染还源于有色金属采矿场、选矿厂、特种加工厂、机器制造厂、核动力工程等排出的废水和粉尘。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着地下水中铍的含量与分布。岩石风化及天然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地下水中铍的来源之一,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使得地下水中铍严重超标,垃圾场、污灌农田等典型污染地区尤为明显。

迁移与转化:

燃煤、燃油所产生的铍污染物主要以粉尘的方式飘散在大气中,绝大部分通过风力作用飘移到周围环境,经过降雨及粉尘的自然沉降进人土壤、河流、湖泊等环境。工矿企业产生的含铍废水,排放到河流,污染水体,并随水流扩散到流域附近的土壤中。

土壤中的铍在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下,可以在溶液中以氟的络合物形式迁移, 使被通过土壤扩大污染范围;土壤中的铍还有可能通过各种食物链,进而对人体、动物造成危害,但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只有在铍生产人员中出现部分被中毒患者。

环境标准:

地面水中铍最高允许浓度为0.2μg/m3,居住区大气中日平均最高允许浓度为0.01μg/m3;车间空气中铍及其化合物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μg/m3。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