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

分类: 土壤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危害:

二恶英是一类剧毒物质,可导致生殖和发育问题,损害免疫系统,干扰激素,还可以导致癌症。人类接触二恶英,90%以上是通过食物,主要是肉类、乳制品、鱼类和贝壳类食品。许多国家当局已制订食物供应监测规划。

人类短期接触高剂量的二恶英,可能导致皮肤损害,如氯痤疮和皮肤色斑,还可能改变肝脏功能。长期接触则会牵涉到免疫系统、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功能的损害。

动物慢性接触二恶英已导致几种类型的癌症。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于1997年和2012年对TCDD进行了评价。根据动物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IARC将TCDD分类为“已知人类致癌物”。不过,TCDD并不影响遗传物质,并且低于一定剂量的接触,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二恶英普遍存在,因而所有人都有接触的环境且身体里都有一定程度的二恶英,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机体负担。目前,正常环境的接触总体上不会影响人类健康。然而,由于这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潜在毒性,需要采取努力来减少目前环境的接触。

发育中的胎儿对二恶英最为敏感。新生儿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也可能更易受到一定影响。一些个人或群体可能因为饮食(如某些地方大量食用鱼类)或职业(如造纸业、焚化厂及危害废物处理场工作人员)而大量接触二恶英。

概述:

二恶英属于“12大危害物”的环境污染物,即一组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险化学物质。二恶英的化学名叫: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其名称“二恶英”通常用来指结构和化学性质相关的多氯二苯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某些类二恶英多氯联苯(PCBs)具有相似毒性,归在“二恶英”名下。大约有419种类似二恶英的化合物被确定,但其中只有近30种被认为具有相当的毒性,以TCDD的毒性最大。二恶英具有非常大的潜在毒性。实验证明它们可以损害多种器官和系统。

二恶英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长久驻留,因为其本身具有化学稳定性并易于被脂肪组织吸收,并从此长期积蓄在体内。它们在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在环境中,二恶英容易聚积在食物链中。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越高,二恶英聚积的程度就越高。

污染物来源:

二恶英主要是工业过程的副产品,但也可能来自于自然过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二恶英是冶炼、纸浆氯漂白和一些除草剂和杀虫剂制造等各种生产过程的有害副产品。在二恶英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个问题上最难辞其咎的,莫过于垃圾(固体废物和医院废物等)的焚烧,主要原因是燃烧不充分所致。现有技术已具备废物焚烧低排放控制能力。

分布与转化:

尽管二恶英来源于本地,但环境分布是全球性的。世界上几乎所有媒介上都被发现有二恶英。这些化合物聚积最严重的地方是在土壤、沉淀物和食品,特别是乳制品、肉类、鱼类和贝壳类食品中。其在植物、水和空气中的含量非常低。.

污染事件:

2008年末,爱尔兰因在猪肉抽样检查中检测出二恶英含量超出安全指标的200倍,召回大量猪肉和猪肉产品。这导致了一个与化学污染相关的最大食品召回事件。爱尔兰进行的风险评估表明没有造成公共健康威胁,并追查到污染起因来自污染的饲料。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