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NO2)

分类: 大气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二氧化氮(NO2一种棕红色气体,在常温下(0~21.5℃)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二氧化氮是硝酸盐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是构成PM2.5和在紫外线作用下产生臭氧的主要成分,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

来源

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分别是天然源和人为源。其中天然源占总来源90%,包括闪电、森林或草原火灾、大气中氨的氧化、土壤微生物硝化作用一级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这些均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

人为源主要是由人类开展生产和生活活动而产生,包括工业源、机动车尾气、生活源等。

工业源:来自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在燃烧的高温条件下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NO2。 硝酸厂、氮肥厂、硝基炸药厂、冶炼厂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也有NO2排放;

机动车尾气:汽车排出的废气是城市大气中NO2的重要污染源;

生活源:采暖期,锅炉燃料燃烧,也是秋冬季大气中NO2的重要污染源。

危害

对环境的影响

1)引发大气的二次污染

二氧化氮在环境空气中能与很多有机化合物产生激烈反应。譬如其大气中大部分的NO2是由排放的NO 迅速被O3氧化后产生的。在足够的光照条件下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发生反应就会产生臭氧和光化学烟雾,引发了二次颗粒物污染,加剧了环境空气PM2.5污染程度。

2)对于大气能见度造成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氮高浓度时,会显现红棕色的光化学烟雾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气能见度的浑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车辆出行和交通安全。不仅如此,二氧化氮也是引起城市酸雨的原因之一。

对人体的危害

二氧化氮对上呼吸道及眼结膜的刺激作用较小,而主要是作用于深部呼吸道、细支气管及肺泡。当NO2经上呼吸道到达肺泡时,溶于肺泡表面的水液中,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及其盐类,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毒性作用甚至肺水肿。可导致呼吸道纤毛脱落、黏膜变性、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亢进,肺泡壁肿胀,肺腔扩大,增大气道阻力,纤毛运动减弱。长期接触NO2不仅会降低肺泡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抑制血清中抗体的形成,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 NO2年平均浓度限值均为40μg/m3,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均为80μg/m3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