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CasesPolestar's green supply chain practices

Publication Date:2025-11-18
View:4
在极星汽车,我们通过从设计,研发,采购,执行全流程的管理与供应商伙伴们共同进步。
1. 先设目标
每一款新车型都有一个从材料到整车的碳预算,由设计、工程、采购共同制定。
2. 协商承诺 
我们自研供应商可持续发展指数问卷(SSI)我们会和供应商一起分析现状,拆解目标,并将管理目标在采购过程中达成承诺
3. 实地验证 
承诺不是停留在纸面,我们还将定期验证执行情况,在高风险地区,我们会做第三方现场审核,去验证这些承诺能不能真正落地。
小结:通过“目标—承诺—审核”,再把结果纳入采购决策,我们建立了一个“准入—承诺—审核—改进”的闭环,让供应商的减碳真正可衡量、可落地。
 
在极星汽车,我们把“供应链可再生能源”单独列为核心战略之一。对我们而言,使用绿电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完成的“必答题”。
首先我们制定目标。在车型碳预算里,我们明确规定绿电使用比例,这让供应链必须把可再生能源纳入交付条件之一。
其次是抓重点。我们将狠抓关键材料与生产制造。在关键材料端,比如 Polestar 3 的电池和大部分铝材,生产中已经做到 100% 绿电,单车减排超过8.5 吨二氧化碳。抓生产制造,我们的成都和美国工厂也实现了 100% 绿电,将前后端完全打通。
最后是多路径。我们不会规定单一解法,而是和供应链伙伴一起探索:通过 I-REC 等证书弥补区域缺口,推动本地屋顶光伏落地,同时优先采购由可再生电力冶炼的低碳铝低碳钢等。不同地区、不同供应商,都能找到自己的实现方式。

下一步,我们在 Polestar 5 上设定了 2025 年工厂全面绿电的目标,并推动所有直采供应商同步跟进,把绿电从“选项”变成“共识”。
 
铝和钢是我们最大的排放源,所以我们必须从这两大材料入手。
第一步是算清楚。我们用 LCA 把每款车型里的钢和铝用量、排放点都算清楚,再结合研发的输入,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哪些部件具有减排潜力。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标准。在车型碳预算下,我们已经把碳足迹、再生成分和绿电使用转化为明确的采购要求。虽然还没有统一的碳强度阈值,但在采购和交付环节,这些条件已经逐步成为对供应商的硬性约束。

在这些标准下,我们取得了实际进展:我们优先使用水电冶炼铝,并扩大回收铝比例(比如 Polestar 3 内饰装饰板 80% 来自后工业的回收铝料);在钢铁方面,我们与 SSAB 合作推动无化石钢,同时也增加回收钢比例,并探索氢基 DRI 等新工艺在车型上的应用。
通过“算清楚 → 定标准 → 最后监管结果”,我们逐步把钢和铝的减碳要求变成了我们供应链的新共识。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