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土壤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对人体的危害:

 

氨极易溶于水并生成氢氧化铵(NH4OH),氢氧化铵对组织蛋白有溶解作用并生成各种α-氨基酸的混合物,同时与脂肪组织起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的铵盐。因此氨是一种亲脂性、亲水性、渗透性和腐蚀性都十分强烈的化学物质。

氨对人体的伤害: 

1、氨水对皮肤的伤害:氨水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氨中毒或皮肤粘膜灼伤,可使皮肤坏死。由于灼伤不仅发生于裸露部分,还易发生于湿润部位;氨水溅入眼睛内可造成角膜混浊、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2、气氨对人体的危害:气氨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因人体肺泡面积大(55~120m2)和肺泡壁薄(1~4μm),气氨进入呼吸道迅速到达肺泡,引起支气管炎和中毒性肺炎、肺水肿、喉头水肿和喉痉挛而造成窒息死亡。

3、液氨对人体的危害:液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冻伤兼碱性烧伤。冻伤之初有寒冷感和针刺般疼痛,皮肤苍白,继之麻木或丧失知觉,肿胀不明显,复温后才迅速肿胀。

 

概述:

 

氨(NH3)分子量17.03,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体,熔点-77.7℃,沸点-33.35℃,比重0.77(0℃),可大量溶于水形成氨水,水中溶解度为750L/L,遇热或明火可以燃烧,其爆炸浓度范围,空气中为15~28%,氧气中为13.9~279%[1],为此,操作场所严禁烟火。

氨常温下加压易被液化,具有较大的蒸发潜热,常用作冷冻机的循环制冷剂。液氨与水类似,也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有微弱的解离作用,氨水冷却到低温可以得到氨的水合物晶体。

氨Cl2,Br2反应。氨与Cl2反应产生的HCl(g)和剩余的NH3进一步反应产生NH4Cl白烟,工业上用此反应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污染物来源:

大气中氨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或人为的分解过程。自然界中氨是含氮有机物质腐败分解的最后产物。废弃有机物、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都含有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它们在微生物作用下均可分解生成氨。氨是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炼焦、塑料、石油精炼、制药等行业中。这些工厂的废气和废水都含有氨。另外,大气中氨气的、土壤和水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都可产生氨。农业生产中施用氮肥,如氨水和硝酸铵等挥发到大气或流失到水体均可造成氨的污染。城市空气中氨的浓度一般为1.4--7微克/立方米。

 

 

环境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5-2006)规定,水质非常规指标氨氮的限值为0.5mg/L。 

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规定,非离子氨的标准值≦0.02mg/L。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3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