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

分类: 土壤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危害:

多环芳烃是一种典型的“三致”物质,不同多环芳烃的毒性随着种类及自身结构的变化而不同。一般而言,环数越多毒性越强。

不同的多环芳烃毒性各异,一般,分子结构环数越多毒性越强,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伤害,还可在体内经过酶的作用生成致癌物质。

多环芳烃在生成、迁移、转化和降解过程中,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人人体。人们长期处于多环芳烃污染的环境中,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伤害。早在1915年已证实,多环芳烃在体内经过酶的作用后可生成致癌物质,致癌物与DNA或RNA等结合后产生不可修复的损害而导致癌症。多环芳烃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皮肤,并引起皮肤癌、胃癌和肺癌等。

多山区居民经常就地拔火取暖,室内烟雾弥漫,终日不散,也造成较高的鼻咽癌发生率。人们在油脂食物的煎炸等烹调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多环芳径,从而导致胃癌发病率升高。

概述:

多环芳烃(PAHs)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达100多种,大部分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变和致突变性,是许多国家优先控制的有毒有机污染物。

污染物来源:

多环芳烃是有机质不完全燃烧或高温裂解的副产品,主要源自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交通工具的排放,垃圾焚烧等过程。

人们在油脂食物的煎炸、熏烤等烹调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

迁移与转化:

多环芳烃可通过大气干湿沉降、污水灌溉、农用污水污泥施用、石油泄漏等过程迁移到离污染源不同距离的大气、地表、植被和水体中。

在土壤中,多环芳烃多分布于深度100cm内的土壤表层。在水体中,多环芳烃在具有相对发达的工业、交通和集中燃煤采暖的城市及周边地区含量通常较高,在天然水体中溶解度较小,在靠近污染源水体中检出率较高的PAHs包括苯并蒽、苯并芘等;易于附着到土壤或沉积物颗粒上,并可被植物吸收富集。微生物对多环芳烃有一定的分解作用。

环境标准:

苯并(a)芘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ttp://kjs.mep.gov.cn/hjbhbz/bzwb/dqhjbh/dqhjzlbz/201203/W020120410330232398521.pdf
苯并(a)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http://www.moh.gov.cn/cmsresources/zwgkzt/wsbz/new/20070628143525.pdf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