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

分类: 土壤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危害:

常用的有机磷农药主要有特普、敌百虫、乐果、敌敌畏等。

有机磷农药具急性毒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调査,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万起农药急性中毒事故,其中75.4%的农药中毒是由有机磷农药引起的。

有机磷农药属脂溶性物质,进入人和动物体后,大部分经肝脏解毒作用而分解排泄,但一些较难分解的则很难分解排泄,因溶于脂肪而长期残留于体内,给人和动物造成一定的危害。在生物体内,有机碟农药能抑制生物体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使其失去催化组织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分解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突触处的过度积累,导致神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造成神经传导功能素乱和衰竭。

有机磷农药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作用也不容忽视。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会导致农药的大剂量施用,但也导致了害虫天敌种群数量及多样性的降低。

概述:

有机磷农药属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大多是非持久性农药,在环境中可通过水解反应、光降解反应、微生物作用而发生降解,降解半衰期一般不长,几周至数月不等,很少有积累。

有机磷农药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含有机磷农药的有机化合物,大多呈油状或结晶状,工业品呈淡黄色至棕色。这一类农药品种多,药效高,用途广,易分解,在人、畜体内一般不积累,在农药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但有不少品种对人、畜的急性毒性很强,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安全。近年来,高效低毒的品种发展很快,逐步取代了一些高毒品种,使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更安全有效。

有机磷农药进人土壤后,经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吸附,可被土壤中的氧化物氧化分解或通过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催化水解。

有机磷农药通过干湿沉降进入水体后,除部分被生物体吸收外,大部分经沉降、迁移最终转入底泥,底泥表层的有机磷农药也可通过溶出进入水体,在环境温度下,通过挥发蒸发过程回到大气中,进入大气后又可通过降水返回陆地。

污染物来源:

环境中有机磷农药主要源于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的大量施用。农药喷施过程中,大部分都将直接进入土壤环境中,另外大气中的残留农药与喷洒时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经雨水淋洗也将落入土壤中,受农药污染的水体灌概及地表径流也是造成农药污染土壤的原因。此外,有机磷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有机磷农药使用过程中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过程也增加了环境中有机磷农药的污染途径。


相关词条

x
AI Q&A
Hi! I'm your AI friend for environmental Q&A.

Feel free to ask me anything!

      DeepThink
      The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by the AI model you selected. IPE cannot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it does not reflect our stance or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