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NOx)

分类: 大气
Open WeChat, select "continue" at the bottom
Use "Scan QR Code" to share the web page with friend circles

对人体的危害:

氮氧化物中的一氧化氮(NO)可能造成神经细胞损伤,还能和血红蛋白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即高铁血蛋白,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导致红细胞携带氧气能力下降。NO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一氧化碳的1400倍,为氧气的30万倍。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对上呼吸道及眼结膜的刺激作用较小,而主要是作用于深部呼吸道、细支气管及肺泡。当NO2经上呼吸道到达肺泡时,溶于肺泡表面的水液中,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及其盐类,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毒性作用甚至肺水肿。可导致呼吸道纤毛脱落、黏膜变性、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亢进,肺泡壁肿胀,肺腔扩大,增大气道阻力,纤毛运动减弱。长期接触NO2不仅会降低肺泡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抑制血清中抗体的形成,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概述: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通常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大气中还有N2O、N2O3、N2O4、N2O5等氮氧化物。N2O(笑气)毒性甚低,曾用作吸入麻醉药,N2O3、N2O4、N2O5易分解为NO和NO2。

 


污染物来源: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在燃烧的高温条件下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与空气中的氧化合生成NOx。 

汽车排出的废气是城市大气中NOx的重要污染源。硝酸厂、氮肥厂、硝基炸药厂、冶炼厂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也有NOx排放,炉灶和吸烟是室内NOx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空气中的氮与氧也可结合生成NOx。自然界的雷电、森林失火、土壤中硝酸盐的还原,也能产生NOx。

 


迁移与转化: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均难溶于水,不易在上呼吸道吸收,容易进入下呼吸道直至肺的深部。当二氧化氮到达肺泡时,缓慢溶于水液中,形成亚硝酸和硝酸及其盐类,以呀硝酸根和硝酸根离子的形式通过肺进入血液,在全身分布,引起肾、肝、心等脏器损伤,最终随尿排出。


环境标准:

我国大气质量标准规定NOx日平均浓度不允许超过的限值,一级标准为 0.05mg/m3,二级标准为0.10mg/m3,三级标准为0.l5mg/m3。任何一次不允许超过的浓度限值,一级为0.1mg/m3 ,二级为0.15mg/m3 ,三级为0.30 mg/m3。


相关词条

x